March 25,2010 09:12
【鄉村藝術祕境】交趾剪黏藝術村

腦海深深烙印著四季的變化....
心,回到熟悉的土地!
一連串短暫的偶然與隨機構成了一種機緣,因為在南台灣安步當車的悠閒,享受著御風而行的舒暢,體驗不曾有過的風景,重新認識土地與自身的關連與無可取代的價值,為生活帶來一份清爽的空氣。
拋開計畫,走一條蜿蜒小徑,不需再意或快或慢的步伐,讓自己成了時間河流裡一條悠哉的魚,找到屬於自己漫步的從容!
因著對土地的眷戀,手感的巧思,喚醒生活的靈魂,彩繪出屬於自己的故事。
巧思改變了樣貌,想像力賦予老社區的新生命,創造了獨一無二的風格!
磚造瓦舍,華麗的馬賽克,從視覺到觸覺,每一處的風景,都顯現著獨有的生命力。
鐵道上,承載著南來、北往。
初春,繁花盛開綻放
仲夏,天空湛藍
涼秋,搖曳花海稻浪
入冬,黃澄澄的油菜花滿遍綻放
屬於自己喜愛的方式享受每個城鎮的特有氛圍,轉換享受心情的過程
這些驚奇因為有了新發現而豐富,為平凡帶來新節奏。
它,帶著承先啟後的文化,捏塑出對土地情感與溫度!
在生活裡,親近土地的溫暖情感、真實的撫觸,悠遊於砌建的懷舊與創新氛圍中。
曾經的頹廢與愁容,因著在弟子地的努力,為它注入了重生
交趾剪黏藝術村
剪黏的手藝品美化了板頭村,配合舊火車鐵道公園,再造社區的美學文化。
這是由「嘉義縣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」提案,文建會補助「藝術介入空間計畫」執行「嘉義縣新港鄉古笨港越堤及週邊環境-景觀空間改善計畫」
讓交趾剪黏工藝,結合了農村的生活美學,讓自然與藝術和諧地介入空間。
交趾陶的技術在嘉義的新港繁衍,目前約有60多位的藝師從事交趾陶及剪黏製作
從事交趾陶及剪黏的從業為全台之冠,有「新港剪黏交趾巢」之說。
名為板頭村,因著百年前以帆船板木作為水上交通工具。
透過整理與規劃,五分車軌道的歷史做了完善的保存。
社區居民設計的創意火車、舊河道等,活絡了板頭村的古蹟及文化豐富資產,也增加了交趾陶這個古早技藝在台灣的能見度。
兩座棄置在社區中的牛車,利用馬賽克拼貼的方式,打造了一頭別具特色的大黃牛,一整排牛群,農村也能藝想天開。
與樹立在板頭村越提壁上的苦楝樹互相呼應,黃牛的身上拼貼著盛開的苦楝花朵,象徵板頭村社區營造如同苦苓花般盛開綻放,而蝴蝶的圖形則是象徵著板頭村的蛻變。
大黃牛的牛角是由閃閃發亮的金色馬賽克拼貼而成,據說摸了金牛角可以帶來財運。
立牌寫著:「摸牛角穩當當、摸牛頭好采頭、摸牛耳活百二、摸牛嘴大富貴、摸牛尾賺家伙、摸頭至尾牛乖牛乖賺錢給我開」
我們在板頭村,感受著在地的子弟為家鄉無怨無悔的付出與貢獻!
每個角落的創作元素牽動著週邊的生活記憶與環境脈絡,深深烙印在前來拜訪的我們心中。
穿過高鐵右轉入往板頭村的沿路上,波斯菊在陽光下搖曳,社區的營造,呈現了整體的願景
空間與巧思作品的微妙感受,令人讚嘆的剪黏工藝,作品承載了記憶,土地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再次獲得重視。
為凝聚社區民眾的向心力以及培養社區居民的參與感,每戶人家以自己的故事為主軸
社區的居民自己設計自家的圍牆,有色彩繽紛的糖果牛,富饒趣味以及陶板製作的可愛人物,社區充滿活潑的氣息。
交趾剪黏藝術村,透過再造舊聚落,為古笨港生活圈(南港村、共和村與板頭村)再造了一座趣味十足的藝術村。
▲「客人的厝」打造了一台陸路復古火車,拉著藍色的車廂,讓乘客輕鬆地逛市區
矮牆上可愛的交趾陶黑貓 ,令人會心一笑的交趾陶創意作品....
這裡可以尋找童年的生活經驗!
▲攀在矮牆邊的小男孩與小女孩,像是期待著圍牆外的遊戲天堂
▲爬牆,是孩子內心的渴望
▲可愛的女孩躲在角落裡,是一位躲在背後的女孩!
百年歷史復興鐵橋
有黃金鐵道之稱的「復興鐵橋」建於1911年
是早期北港糖廠-日本治株式會社運送甘蔗的經便的五分車鐵道
因為地方需求而開辦北港到嘉義的運客服務,停駛於1982年,對居民來說有則不可抹滅的歷史記憶。
復興鐵橋已有百年的歷史,全長87公尺
為目前台灣糖廠五分車鐵橋中最長的一座。
▲橋底的出土文物,顯示早期有村落在此定居
▲在鐵橋上可看見各式的綠,各樣顏色的田
▲河堤邊散步看夕陽,孩子內心想著放風箏
復興鐵橋旁的公園,以馬賽克拼貼出的農夫農婦,展開雙臂的守護在地辛苦耕種的社區農民。
在復興鐵橋旁的越堤牆面則點綴著台灣原生種「苦楝樹」的剪黏工藝圖,是全台最大幅的剪黏壁畫。
苦楝樹越堤壁畫
藝術介入空間的計畫,將社區裡早期廣種的「苦楝花」元素融入,設計成堤防牆邊的公共藝術
文化、工藝在生活中衍生,轉換了空間的表情。
板頭村河堤牆面的「苦楝花」是以剪黏技藝完成的壁畫
分別為春花、夏葉、秋實、東枝的四季傳遞,由板陶窯剪黏藝師共同協力完成
沙崙生態小公園
復興鐵橋附近的公共空間,有二棵枯死樹木
村民利用利用馬賽克磚製成社區裝置藝術,改造成深具特色的「微笑農夫婦」
色彩鮮豔的熱情氣息,華麗中也有股沈靜的美。
這裡的寬闊令人心曠神怡,寫景也寫人與寫心,有著親切感與人文情懷。
台灣是一個充滿故事可愛土地,居住在這片土地的我們,是否都知道這裡的故事,用心聆聽 ?
文建會公共藝術網站推薦文章: